てぃーだブログ › 苦澀的記憶 › 做個好羊兒

做個好羊兒

2011年04月29日

Posted by springlin at 19:14 │Comments( 0 )
人力資源總監給我送來了厚厚一摞應聘大學生的材料。一份自薦信吸引了我:“尊敬的領導:您好!感謝你在百忙的工作之中垂閱(作者:其實我的頭顱一點也不高貴)我的自薦材料!我是黑龍江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2011年應屆畢業生。我叫王翼翼(此名為作者虛構,其它具實),來自黑龍江七台河一個貧困但不潦倒的家庭。我的父母都是聾啞人,無工作。生活雖然拮据,但我很幸運。在爺爺奶奶和姑姑的幫扶下,我健康幸福地成長為積極快樂、認真向上的人。我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環境。因此,我很興奮和期待誠懇地向貴單位自薦。有工作是美麗的……。”
這段話使我很受感動,也深深打動了我的惻隱之心。我總覺得應該和這些孩子們說些什麼。我想起了一部著名的小說。這部小說的作者是陳學昭。她,上世紀三十年代,在法國獲得文學博士,在抗日的烽火中投奔延安;她是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少數的女作家之一;她用激情洋溢的筆寫下了《工作著是美麗的》這一著名小說,贏得了無數青年的心。 “工作著是美麗的”也因此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名言。
工作著是美麗的和有工作就是美麗的。這兩句話的意思雖然相近,但表達的意思卻有所不同。工作著是美麗的,帶有較多成分的使命感。而有工作就是美麗的,帶有濃濃的生存危機。兩句話反映了兩個時代客觀背景的不同。但這兩句話都在強烈表達著對工作和工作著的一種渴望。
我很理解這些求職的孩子們。他們就像一群剛剛脫離母乳的羊,競相跑向了一塊不太大的草地。他們在這個世界中將找到什麼樣的工作?他們的工作將是什麼?這不是一個關於乾什麼事和得什麼報酬的問題,而是一個關乎生命的問題。從本質而言,他們首先是為了謀生而做事。正如艾蕪在他的​​《人生哲學的一課》中說:“工作找不到手,食物找不到口。”工作,對絕大多數孩子們來說,意味著麵包和牛奶。因為他們既不是“富二代”,也不是“官二代”。
作為一個過來之人,我也有著相同的經歷和感受。上世紀七十二年臘月的一個夜晚,我在睡覺的朦朧之中,聽到我的母親和父親在嘮嗑。母親說,過些日子,這個孩子就要下鄉了,個子這麼小,身體又這麼單薄,到了農村能受得了麼。我聽說,農村里很亂啊!知識青年總打仗。農村的活計又很累。父親嘆了一口氣說,顧不得這麼多了。這好歹也是一份工作啊!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做遠憂。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感受到“工作”在父母心中的那份莊重。
在一個大雪漫天的日子,結束了九年學校生活的我,扛上行李卷坐在貨車上出發奔向了工作。車走出了很遠,我仍能看到大雪中的母親的身影。為了工作,我第一次離開母親,離開了溫暖的家。於是,我有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屬於我的工作,有了第一份能自己養活自己的工作。儘管我們住在改造後牛棚的板鋪上吃著苞米麵的大餅子,但我的心裡始終怀揣著對工作的敬重。伐樹、打柴、燒磚、蓋房,春耕、夏鋤、秋收、冬藏,每一項工作,我都不遺餘力。工作的汗水的背後往往有無限喜悅。當一年後的春節,我回到家中遞給我的母親333元錢時,我看到母親激動的淚水。我知道:母親的淚水不是為了這些紙票子流出的,而是為了我有了能自己養活自己的工作流出的。
而後,我又有了許許多多的工作:建築企業的力工、道橋工、測量員、施工員、段長、團委書記,大學校園裡的學生(掙工資),體制內的不大不小的官員,海外礦業企業的高管,上市公司的總裁……等等,這些都曾是我的一個個的新的工作。每一次新的工作都使我產生了一種新的激動和新的喜悅。我常常想: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,只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,就應該珍惜它。珍惜工作,就是珍惜付出和所有。因為我要靠它而活著。有一首為紀念陳學昭百年誕辰而寫的詩是這樣吟詠的:“工作是美麗的。那成為了一種幸福的記憶。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一生負責,走過自己的風風雨雨。做事的人付出智慧和體力,動嘴的人只要膽大和俏皮。做的永遠沒有說得好。可我們相信:工作是一種美麗。”工作是一種美麗。富有詩意的哲理;富有哲理的詩意。欣賞吧!寫得多好。如果當今中國詩壇多些這樣的詩,那麼中國的詩歌也不至於到了今天像深秋一樣蕭瑟的境地。
管不著也管不了詩壇的那些悲傷無奈的囧事,還是想想我的工作吧!明天,面試就要開始了。我知道這厚厚的一摞求職材料將有一大些退還給本人。我不知道這個說“有工作是美麗的”這句話的那個孩子能否被錄用。一位不知名的哲人說過一句話很幽默:“能把羊群趕到草肥水美的地方,就是好牧人。”我想,能自己找到草肥水美地方的羊兒,就是好羊兒。但願這個孩子做個好羊兒,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塊草肥水美的草地。




 
<ご注意>
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、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。